地产圈的日子不好过已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各家房企都搞起了副业,寻求“曲线救国”。房企跨界新能源汽车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在追求新能源这个风口上,房企们似乎有着统一的青睐。有的直接上场自己造车,例如宝能、恒大。有的间接搭上新能源的风,例如万达和前不久入股威马汽车的雅居乐。
12月初,威马汽车宣布,获得1.52亿美元的D2轮融资,雅居乐领投1.4亿美元。房地产企业跨界造车的案例并不罕见,但像雅居乐这样“直截了当”入股的却是头一份。更有意思的是,雅居乐此次入股新能源,还做了一笔“置换”的生意。
根据雅居乐披露的公告显示,威马汽车的这笔投资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雅居乐以现金代价1.4亿美元,认购威马汽车发行股份。其二,雅居乐以所持有的力世纪股份,通过交换股份的方式,置换威马汽车8699.69万股。两笔交易完成后,雅居乐将合计持有威马汽车股本约4.58%的权益,而其在力世纪的持股则随之被清空。
从表面上看,雅居乐用力世纪7.94亿股、9.95%的股本权益,只换了威马汽车8699.69万股、1.45%的持股,似乎做了一笔“亏本”的买卖。实则不然,相比之下,雅居乐投资威马或许比抓着力世纪股本要保险的多。毕竟主营珠宝钟表的力世纪,靠着收购日本电动汽车公司GLM转型新能源,至今也未能向市场拿出一款自己的产品。相比之下,已经上路的威马至少还有保底的交付数据。
但在当前房地产行业资金如此紧张的大背景下,雅居乐逆势“撒钱”,能否摆脱房企造车的“魔咒”?能否“赌出”一个明天,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雅居乐醉公之意或不在车
雅居乐当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在地产主业上的压力依旧高企。今年上半年,雅居乐营收3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但净利润同比仅增长2.1%,毛利润更是同比下滑5.8%,“增收不增利”的特点明显。
此外,雅居乐虽已成功跻身绿档房企之列,但“永续债之王”的头衔,让其绿档房企的真实成色备受质疑。截至2020年底,雅居乐永续债规模达到136亿元,种种融资动作也表明了其债务压力不可小视。近一年内,雅居乐先后展开了包括出让地产项目股权、定期贷款、配股等多种方式在内的融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