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来有疫情反复、地缘冲突等内外多重因素作用,但高景气的新能源板块仍凸显出强大的韧性,成为市场波动中的“一抹红”。从已出炉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看,新能源行业增势喜人,多家新能源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市场渗透率达21.6%,提前完成“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20%”的目标……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出彩表现,分析人士指出,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使得以锂矿为主的资源行业、电池制造和整车行业等都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相关企业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面对新能源产业链全面崛起,个人投资者更为关注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资机遇。一方面新能源产业群庞大,从上游的资源品,中游发电端到下游用电端等不一而足,凭借个人之力可能无法深入掌握。同时,市场震荡调整,新能源赛道内部也开始出现分化,更加大了个人投资难度。
作为新能源板块的先行者,嘉实基金见证了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搭建了业内最早,目前最完善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产品线。早在2008年,嘉实基金就已在内部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专注于新能源相关产业的探索,成为了业内最早从事新能源行业研究的专业机构。
2015-2017年间,嘉实相继发行了“新能源主动三子”,即具有能源转型先导意义的“嘉实环保低碳”、国内首只智能汽车主题基金——“嘉实智能汽车”、横跨新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嘉实新能源新材料”三只主动管理型基金。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曾积极参与产品的发行准备工作,目前这三只基金仍由姚志鹏管理。据二季报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末,嘉实环保低碳成立来回报率为259.30%,超越基准回报168.84%;嘉实智能汽车成立来回报率313.20%,超越基准回报240.43%;嘉实新能源新材料A/C成立来回报率也达232.60%和226.06%,分别超越基准回报209.13%和202.59%。
从去年开始,为把握新能源赛道结构性机会,嘉实陆续发行了多只投向新能源细分赛道的被动型基金。包括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及联接基金、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嘉实中证新能源ETF、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基金、嘉实中证稀有金属ETF及联接基金等多只ETF和指数基金。
日前,在嘉实基金主办的新能源投资洞见与布局主题峰会上,新能源赛道领投人姚志鹏、嘉实基金指数基金经理田光远针对如何把握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机会,进行了全面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