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2022年4月18日-24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62.28,环比下跌4.53%,同比上涨67.25%。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指数研发部表示,上周,国际油价震荡下行。信息局(EIA)上周三发布的库存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环比下降802.0万桶至4.13733亿桶;同期,WTI交付地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原油库存环比下降18.5万桶至2,615.2万桶。除此之外,根据ICE的持仓报告,截至4月19日当周,基金经理持有的ICE 和期权的净多头头寸为173,317手,较前一周增加18.71%;持有的NYMEX 和期权的净多头头寸为240,324手,较前一周下降5.71%。截至上周五(4月22日)收盘,合约的结算价为106.65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4.52%;美国WTI原油期货合约的结算价为102.07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4.56%。
在现货市场,上周中东基准原油现货估价下跌,截至上周五(4月22日),迪拜原油现货估价为104.80美元/桶,较上周一(4月18日)下跌3.29%;阿曼原油现货估价为105.22美元/桶,较上周一下跌2.69%。
由于贸易流程原因,我国原油进口到岸价格往往比国际市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滞后一段时间。近期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将在后期原油进口到岸价格中逐渐显现。
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编制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完成,于2019年12月18日首次面世,以价格形式发布,自2020年9月23日起调整为以指数形式发布,以2018年第一日历周为基期(当周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114元/吨,价格指数为100),综合反映上一周我国原油进口到岸的价格水平。这是对我国编制自己的原油标杆价格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为原油化工市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及时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