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49亿元!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盐城新能源规上企业开票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75.73%。
盐城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吹响了“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号角,提出建设绿色能源之城,加快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开发,为长三角能源供应保障和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支撑。新能源产业破千亿,正是盐城践行“双碳”目标,打造绿色能源之城的最新注脚。
港口
从2019年的540.18亿元到2020年的625.2亿元,从2021年780.12亿元再到目前超千亿元,不到4年时间实现翻番,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在中国东部沿海激荡澎湃的蓝色动能。
那么,盐城是如何“追光逐风”,跻身产业“千亿蓝海”的?
金风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抢占新风口
筑牢“2+4+8”产业布局
盐城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延绵的黄海滩涂,浩瀚的蓝色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光”资源。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盐城优化布局新能源产业,在新风口下抢占先机。
盐城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市级新能源产业专班推进机制,由盐城市发改委牵头,系统谋划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等各项工作,集聚157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构建形成“2+4+8”产业布局,打造“两大集群、四大基地、八大园区”立体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海上风电场
领先布局的盐城,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互联网、大数据和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目前,盐城已落户江苏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成立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润阳光伏研究院,建成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车电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华能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等十多个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同时,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国内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首个海上风电实训平台、风电领域首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内首个CIGS-BIPV项目等重要产业创新示范工程。
国能光伏发电工程
竞逐新赛道
构建“2+2+2”产业体系
盐城把丰富生态资源转化为支撑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构建“2+2+2”新能源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风电、光伏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布局储能、氢能两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输变配电、综合能源服务两大配套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含绿量”,已发展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晶硅光伏是盐城重点打造的地标产业链。今年1月份至9月份,晶硅光伏产业链实现开票销售779.26亿元,同比增长188.96%。新签约亿元以上光伏产业项目28个,其中,通威25GW光伏组件、双晶25GW硅片、阿特斯10GW硅片及电池等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个。
风电产业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的重要战略选择。如今,盐城已引进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为代表的整机制造企业,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泰胜风能、海工能源、长风海工等海工制造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随着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盐城“风光”产业基本盘持续扩大。今年全市实施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44个,1月份至9月份已累计完成投资121.7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