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双碳”战略背景下 新能源蓄力爆发大有可为

   2021-12-28 每日经济新闻1500
导读

◎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0.02亿千瓦,比2015年翻一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3.5%,占全球的50%。在需求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产销大国,占全球的38.9%。即将过去的


 


◎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0.02亿千瓦,比2015年翻一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3.5%,占全球的50%。在需求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产销大国,占全球的38.9%。即将过去的2021年,站在风口的新能源迎来了发展良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新能源产业还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每经记者 于垚峰  黄鑫磊    每经编辑 陈俊杰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目前,中国正走在新能源革命的前头。从供给侧看,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0.02亿千瓦,比2015年翻一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3.5%,占全球的50%。在需求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产销大国,占全球的38.9%。


即将过去的2021年,站在风口的新能源迎来了发展良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新能源产业还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上表示,传统的化石能源逐步枯竭,由零碳的新能源取而代之。由此带来百万亿级别的巨量投资,进而成为经济增长前所未有的新来源。谁先看到这一点,就有可能更好地抓住发展新机遇。


锂电价格短期将保持高位运行

2021年,资本市场有一句流行语,有“锂”走遍天下。


站在风口的锂,价格一路看涨,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4万多元一吨,一路上涨至现在突破20万元一吨,价格上涨了5倍。


盐湖提锂、云母提锂、辉石提锂,只要一沾上锂,上市公司股价就起飞。


在四川李家沟拥有锂辉石采矿权的川能动力(000155,SZ)股价从年初的8元,年中最高涨到了39元,创下了历史新高,目前仍然在高位运行;碳酸锂双龙头之一的天齐锂业(002466,SZ),股票从年初的40元最高亦涨到了143元,目前仍然在百元左右徘徊;拥有亚洲最大云母矿的江特电机(002176,SZ),更是今年锂电的大妖股,股价从低位时的1.25元,今年9月最高涨到了32.56元,涨幅超过了20倍,目前仍然在20元左右。


锂价不断攀升,相关锂电企业也纷纷加码。


12月17日,为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川能动力与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意在国内外共同探求优质重要矿产资源开发、收购及其他方面的深度合作。双方将在锂盐产品方面,就产能建设、工艺设计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打造具备规模和竞争力的锂盐产业项目。


11月17日,西藏珠峰发布公告,公司及下属公司将于 2022 年向阿根廷投资约7亿美元,在萨尔塔省的安赫莱斯盐湖建设年产5万吨碳酸锂产品的产能,项目计划在2021年底前开工建设,预计在2022年底前竣工;同时,公司将投资1500万美元,在2022年完成萨尔塔省阿里扎罗盐湖的地质勘探,获取采矿权及环评许可(EIA);并计划投资不少于10亿美元,在阿里扎罗盐湖建设年产5万~10万吨规模碳酸锂产品产能。


今年,不仅锂电行业企业纷纷加速布局上游锂矿资源,越来越多的资本也乐于跨界布局锂矿。高工锂电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就有20多家企业跨界布局锂电,其中上市公司包括金圆股份、鞍重股份等。


新能源市场规模一直维持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电池巨头开始在全球进行锂矿资源争夺战,为未来电池生产提供保障。


赣锋锂业今年以来已进行了4次大规模收购,动用资金约42亿元;锂业“新贵”盛新锂能4.9亿收购锂矿资产;紫金矿业以49.6亿元拟收购加拿大锂盐商Neo Lithium所有已发行股份。


不久前,一直备受关注的千禧锂业之争有了结果。赣锋锂业3.53亿加元的报价被宁德时代3.77亿加元的纯现金收购报价“截胡”,而宁德时代最终也没逃过被“截胡”的命运。


11月17日加拿大千禧锂业和美洲锂业(Lithium Americas)共同宣布,双方已经于2021年11月17日签订最终收购协议,美洲锂业以总对价约4亿美元收购其所有股份。


目前,世界锂资源供给呈现出明显的寡头格局,行业集中度极高,比如美国雅宝(Albemarle)、智利矿业化工(SQM)、国内的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等巨头掌控着全球最优质的、生产成本最低的锂资源,上述四大龙头公司占据了全球锂资源市场约70%份额,且大部分“自给自足”,全球锂精矿散单稀少。


国外“抢”矿尚且“抢”得不可开交,就更不用说国内了。而在我国已查明的锂矿资源中,川赣青藏4省(区)锂矿资源位居前列,江西的锂矿又主要集中在宜春,宜春拥有全球最大的锂云母矿,现探明可利用氧化锂储量约250万吨,享有“亚洲第一锂都”的美誉。所以但凡实力较强的相关公司都很难不对宜春动心,这也就造就了现在宜春群雄争霸的格局。


今年11月,宁德时代在宜春注册成立宜春时代新能源资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选矿,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等。除了宁德时代,还有国轩高科、赣锋锂业、江特电机、永兴材料等上市公司在宜春布局。其中江特电机在宜春地区拥有锂瓷石矿2处采矿权和5处探矿权,合计持有或控制的锂矿资源量1亿吨以上,资源储量较大。


世纪证券认为,从需求层面来看,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逼近 20%,全年销量同比增长有望超过150%。放眼海外市场,在购车补贴、 税收抵免和碳排放超标罚款双重政策下,欧洲市场开始发力;拜登上台后连续发布多项绿色能源政策,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美国的发展。从供给层面来看,受此前锂价低迷和新冠疫情影响,锂资源企业纷纷缩减资本开支、放缓项目扩张进度,导致2021年锂资源端增量有限,资源供需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需求供给两侧综合导致锂盐价格自 2020Q4以来持续上涨,临近节前备货,或将推动锂价再创新高。


世纪证券称,一到两年内,供需依旧偏紧,价格或将维持高位甚至创出新高。 但长期来看锂价终会回落,一方面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的锂矿项目可能使锂供应出现明显过剩,另一方面低成本卤水提锂产能将快速增长,将会对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高成本岩石矿物提锂供应商的扩张形成压力,也会对高成本的黏土型锂矿的开发利用形成挑战,最终造成锂价下跌。


光伏装机值得期待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36万吨、165GW、147GW、130GW,分别同比增长24.1%、54.2%、54.6%、58.5%。10月份,户用装机占光伏总装机51.5%,占比首次突破半数。


12月15日,在2021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已经印发,近期将向社会公开。


据任育之介绍,截至10月底,我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2.8亿千瓦,新增装机规模约2900万千瓦,总装机和新增装机规模多年来位居全球首位,今年我国光伏发电的平均利用率达到了约98%。另一方面,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加速迭代,不断刷新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成本持续下降,有力支撑了我国光伏发电进入平价无补贴的发展阶段;产业链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各环节产量均占全球绝对引领地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9.31GW,同比增长34%,其中分布式装机19.03GW,占比64.9%;光伏发电量达27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8%,占总发电量的4%。他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高达70GW-90GW,2021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的预期为45GW-55GW。


不过,此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2021年新增装机量的预期是55GW-65GW。


王勃华表示,这主要受到指标下发滞后、供应链价格普遍上涨等因素影响。据1-9月统计信息,工业硅、EVA树脂、纯碱、电解铝、芯片等部分原料因能耗双控造成供应短缺,价格上涨。


王勃华称,供应链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世界订单涌入中国,需求量高,供不应求;美国实施低利率金融政策及全球运输成本提升,造成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部分产品由于自身产量存在缺口,或受其他行业的市场挤占,供需失衡;9月份以来,部分地区提出限电停产要求,造成光伏企业减产20%-50%;甚至部分贸易商采取围货、惜售、炒价等行为。


任育之表示,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严重,影响了光伏行业的平稳发展。对此,他建议,共同维护光伏产业链的平稳发展,坚持科学创新,持续推进光伏行业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坚持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然而,即使近段时间下游装机“遇冷”,上游硅片价格下滑,光伏产业链的成本仍处于高位,因此,2022年的各季度硅料供给和价格走势将成为影响下游光伏装机的重要因素。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hqxnyw.cn/news/show-26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6937475@qq.com。
 

(c)2024 环球新能源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5573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