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产业方向和行业风口。重庆如何抢抓机遇?
9月8日,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现场,市政府副秘书长周青对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进行了解读。
《发展规划》明确“两步走”
周青表示,展望未来,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推动未来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完善汽车产业移动出行及其社会生态系统建设的关键任务。
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正处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窗口期,世界主要汽车工业国家和地方纷纷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各品牌势力争相入局。重庆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在此轮汽车行业变革中,重庆市有能力有责任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服从服务好国家战略。
周青表示,《发展规划》明确了“两步走”的发展愿景。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品牌、引育一批关键零部件企业、创建一批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出一批应用场景,基本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全国,并具有一定国际辐射能力。
到2030年,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达到全球一流水平。打造1-2家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品牌;聚集一批先进的零部件企业,形成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引育一批具有突出创新实力的研发机构,打造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体系;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宜居宜业环境,建成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全球一流的基础设施,打造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体验之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具备较强的国际辐射能力。
“五个突出”诚邀产业链人士来渝考察
据介绍,《发展规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突出”。
突出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途径。《发展规划》体现了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要求。随着《发展规划》的实施,我市将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
突出全产业生态建设:
传统汽车产业进阶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阶段,已经由原来的“链条化”线性发展演进至“生态型”全面发展。为此,《发展规划》既注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从整车到“大小三电”总成,再到汽车芯片、传感器等基础核心部件,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整个纵向产业链的完善提升;又扩展至与建设一流体验之都相关的“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发展,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使用体验,政府安全监管等横向跨界生态打造。
简而言之,此次《发展规划》是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服务、销售、使用、回收利用、监管于一体,联通政务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性规划。
突出内育外引相结合:
《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实际,以务实开放的态度,坚持一手抓在渝企业培育提升,一手抓优质项目招商引资。针对传统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按照国家汽车新能源化的相关技术路线,实施传统零部件体系再造工程。同时,全面梳理我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优势和短板、弱项,大力培育汽车与科技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供应链企业,积极引进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创新链项目。
突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
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是推动未来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翼”,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为此,我们强化整车的龙头带动作用,既关注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提升和产业集聚,又注重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智能网联供应链的软硬件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和安全体系构建等进行统筹考虑和整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