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展了上百年的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属于完完全全的新生事物,不但动力系统迥异,与之相关的各项配套设施也完全属于另外一种系统,很多方面都亟需制定新的规范。
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险业务进行了规范。这个文件可以说是万众期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传统的燃油车并不存在充电桩这样的“车外辅助设备”,因此发生充电桩起火之类的事件时,很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的问题。
新规定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制度建设,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从“无序经营”变成了“有规可依”,整个行业都将因此受益。
“三电”、充电桩都纳入赔付范围
新能源汽车属于新生事物,为之服务的车险专属条款当然也要增加很多新的内容。该投什么样的保险,哪些车型可以投保,哪些用车场景可以赔付,新出台的专属条款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就是,哪些车可以赔付。新条款首先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指的是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能源驱动的汽车。我们可以把它大概理解成,目前能挂新能源牌照的汽车,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电动、燃料电池车都算。
需要注意的是,丰田、本田等日系厂商所搞的油电混合车型,目前并不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同时,摩托车、拖拉机以及特种车都不在条款规定的范围之内。
其次,都有哪些险种。新条款首先规定了三大主险,就是人们熟悉的车损、三责和车上人员保险。同时电池、电机、电控等都被纳入了赔付范围。
除此之外,新条款还列明了13项附加险,除了车身划痕之类的传统险种之外,还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情况增加了一些全新险种,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增加了充电桩相关保险,涵盖了充电桩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被盗窃或被人损坏等场景。
与此同时,新条款还专门设计了《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可以承保由于外部电网输变电故障、电流电压异常等导致的车辆损失。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发生过特斯拉在充电过程中起火的事故,但特斯拉把“锅”甩给国家电网,该险种就是针对此类事件而设计。客观来说,厂商的扯皮、甩锅是它们个人行为,不应该让用户跟着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