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打响“智能战”

   2022-07-20 机器之能63240
导读

随着电动化市场拐点加速到来,高端智能电动化需求升温。7月16日,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在江苏镇江的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正式开启批量交付,9月将进入大批量交付期。北汽极狐是北汽蓝谷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北


随着电动化市场拐点加速到来,高端智能电动化需求升温。



7月16日,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在江苏镇江的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正式开启批量交付,9月将进入大批量交付期。



北汽极狐是北汽蓝谷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北汽蓝谷冲击高端市场的利器。目前,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共推出了进阶版(39.79万元)和高阶版(42.99万元)两款,二者的配置差异主要为辅助驾驶,高阶版有城市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泊车功能(AVP等)。



“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正式的上市,是北汽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标志,是高阶智能驾驶元年的标志。”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刘宇表示。



1、极狐阿尔法,“先行者”的困境



作为纯电动汽车品牌,极狐最大的优势在于手握华为与麦格纳这一软一硬两张“王牌”,以硬件优势为保障,强化智能软件层面与用户服务,打造独一无二的行业标签。



据了解,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搭载了华为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MDC8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采用3颗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3颗摄像头,同时拥有算力可达400Tops的华为自研芯片。



在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这辆车使用的自动驾驶系统是世界最强的,没有之一。“至少在今年年底前,在硬件能力、融合感知能力、算法能力等方面,都不会有哪款车的自动驾驶能力比这款车更好。”



虽然极狐在智能化和续航能力方面都能媲美甚至超越“蔚小理”,但是并不能撑起极狐的市场销量。2021年,在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的单月销量纷纷破万的对比之下,北汽蓝谷全年销量仅为2.6万辆,其中极狐全年批发量仅为6006辆。从当前推出的两款产品来看,极狐目前尚未形成爆款现象。



那么,极狐的问题在哪里?有观点认为,代工代研的“王牌”反而是一剂毒药。北汽蓝谷在车辆制造中更多担任的是设计建议、产品使用建议并非“核心”,真正核心的生产技术与智能网联却掌握在华为、麦格纳等这些“高端”的合作伙伴上。可以说,北汽极狐失去了“灵魂”。



另外,以ARCFOX目前对消费者的认知来看,极狐的品牌号召力与同等价位区间的豪华品牌还存在一定差距。靠走低端车型出位的北汽新能源,尽管努力试图摆脱昔日的“旧形象”,但还是对极狐品牌的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相应的用户服务体系、渠道网络等也还处于建设过程中。



在中国央企和国企中,北汽是最早布局新能源、并且独立发展、最早布局新能源高端品牌的企业。2018年9月,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蓝谷在A股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一股”。



不可否认的是,北汽蓝谷目前的业绩并不乐观,仅2020年和2021年两年,累计亏损金额高达117.26亿元。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预计亏损18亿元-22亿元,最大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21.32%。



7月15日晚,北汽蓝谷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用于面向场景化产品的滑板平台开发项目、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研发与核心能力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格局生变,高端市场方兴未艾



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步伐加快,传统燃油车的优势开始慢慢降低,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巨大改变。



2021年全年,蔚来、小鹏、理想的年交付量分别是9.14万辆、9.82万辆、9.05万辆,年交付量同比增幅均超过了100%。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蔚小理”的总交付量远超宝马、奔驰、奥迪。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此前中国销量最好的豪华车品牌,奔驰、奥迪2021年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均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态势,而雷克萨斯等二线豪华车品牌同样也出现了销量同比下降的情况。



为了拿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儿高地,各家企业前仆后继。不仅一汽、东风、北汽、长安、上汽、广汽六大国企已经全部入局,新势力车企更是后来居上,成了国内市场的领头羊。



蔚来首款量产SUV蔚来ES8主销车型售价在50万元以上,第二款量产SUV蔚来ES6的主销车型售价也在40万元以上,这个价位已经是传统豪华车企的主要战场。



对于国产车而言,挑战30万元是进军高端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一来这是主流传统品牌旗舰车型的价格区间,二来也是豪华品牌的门槛线。在这个价位市场唱大戏的,正是理想ONE和小鹏P7。



值得关注的是,欣欣向荣的新能源市场市场背后,长期依赖资本与政策驱动亦是不争的事实。按照规划,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于2023年年初之前彻底退出,这可能会对国内本土大众市场品牌产生巨大影响,因其品牌声望不足、客户群对价格敏感。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hqxnyw.cn/news/show-19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6937475@qq.com。
 

(c)2024 环球新能源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5573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