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信部为中国汽车新能源描绘了一个蓝图,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要达到200万辆,占全国汽车销量的近十分之一。
5年前,与新能源汽车相互捆绑的词语还不是“自动驾驶”、“长续航”、“智能交互”,在外界眼中,新能源是“自燃”,是“粗制滥造”,是“骗补”……造车新势力们也都还停留在PPT之上。
2017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终端销量为73.5万辆,排名第一的是北汽EC系列,还有知豆,比亚迪秦、宋等等,甚至在这73.5万辆中把卡罗拉双擎都核算在内。在消费者“谈电色变”的抵触情绪下,几乎所有人对于三年后200万辆的规划都显得不是那么信心十足。
特别是国内的合资车企,对中国汽车工业提出的弯道超车不以为意,只是把新能源转型放在了口头战略层面,依旧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燃油车型,抢占最后的市场红利。
令人意外的是,在各种鼓励政策与购车补贴的刺激之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极速膨胀,远远超过了工信部的预期。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万辆,同比增长157%,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今年7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达到24.0%,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到39.8%。
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在2022年曾经的那个预期要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份额占比中,自主品牌已经从去年的70%再次上升到了80%,也助力整体自主品牌销量在国内市场中拿下了半壁江山。
在今年6月份40万元以上纯电动车销量排行榜上,蔚来ET7、蔚来SE8、红旗E-HS9、高合HiPhi X分别以4349台、1684台、601台、535台的销量占据了前四席位,占总销量的85.76%,仅蔚来一家就占到了71.3%。虽然榜单上剩余6个车型全部是国外品牌,但自主品牌的纯电动车在这个价格区间占据了销量上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