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八只碳中和ETF同一时间段内拿到了产品批文,搅动了公募基金的一池春水,也让“碳中和”概念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随着近期A股市场光伏、新能源车板块的回暖节奏逐步加快,因此,不少投资者聚焦于“碳中和”概念。
其实自2020年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以来,便已有多只碳中和概念ETF陆续上市。作为一家深耕指数领域多年的公司,申万菱信基金早在去年7月便已成立了一只碳中和概念ETF——申万菱信中证内地新能源主题ETF(159752.OF)。
“双碳时代”下,作为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碳中和ETF、新能源ETF为投资者开展绿色金融投资提供了新的标的。为了让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新能源赛道,挖掘绿色低碳的投资机遇,今天就让我们来对话申万菱信基金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王赟杰。王赟杰也是申万菱信中证内地新能源主题ETF(159752.OF)的基金经理,听他来说说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的那些事。
申万菱信基金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王赟杰,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博士,10年证券投研经验,近2年公募基金投资经历,曾任职于中信建投证券、海富通基金等机构,2020年3月加入申万菱信基金,现任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
目前管理申万证券行业指数、中证环保、医药生物、中小企业100指数、深证成指、新能源龙头ETF、创新100ETF、创新100ETF联接基金、上证50ETF、上证G60ETF10只产品。
? 什么是“碳中和”,可否解读下这个概念?
A:首先,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名称——“新能源”与“碳中和”。
到底什么是“碳中和”?这其实得从“碳排放”说起。所谓“碳排放”,一般指的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等)的过程。由于碳排放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于是国际社会基于碳排放量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我们常说的“碳中和”概念也是由此而生:“碳中和”并非不排放温室气体,而是指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可通过等量的碳汇(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等形式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动态“零排放”。实现“碳中和”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历“碳达峰”到“碳中和”,但整个过程中的重点则在于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光伏、风电、核电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发展新能源其实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也是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