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火热的新能源赛道,投资机会到底在哪里?

   2022-06-30 autocarweekly97590
导读

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热度最高的段子当属任泽平老师的“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今年二季度以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涨势喜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界企业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前段时间

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热度最高的段子当属任泽平老师的“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今年二季度以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涨势喜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界企业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前段时间,某政府部门给顶级的汽车行业机构布置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课题方向是重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跨界势力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课题能看出来,跨界企业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也是课题研究的初衷,二级市场也在关注这个领域,大家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实际上,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条路走起来非常难,谁能在万亿的市场中另辟蹊径,谁取胜的把握就会更大。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聊,为何这么多跨界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跨界企业有哪些战略战术?跨界企业的终局在哪里,能否诞生“宁德时代”一样的投资机会?




全球企业聚焦新能源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直有一句听起来“高屋建瓴”的话: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是新一代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能源、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乃至技术设施变革的综合载体,这句话解释了为何近年来有那么多企业“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含了上游的材料、零部件,中游的研发、制造、整车,以及下游的汽车后市场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在此需要说明一点,这几年全行业一直在提跨界造车,跨界造车是“跨界势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一部分,因为这些企业都在布局整车环节。从产业发展或者二级市场的角度看,不管是什么企业,只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便存在研究和投资价值。




二级市场的很多散户一直讲,投资就是投我们生活中的企业,老李想说,我们生活中的企业,大多数都投资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于资本市场对行业没有明确的分类方法,我们以申万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作为标准,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申万划分的28个一级行业中,有超过20个直接或间接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在二级行业分类中,更是超过60个行业有布局新能源汽车,其中,金融、保险等版块都是重资产投入新能源产业链。




老李在此重点讲28个一级行业中的实体版块,在申万的行业分级中,采掘、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家用电器、轻工制造、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交通运输这些一级行业下的企业,是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先锋队。




二级市场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公司的晨会上经常出现汽车、电子、电新、计算机、通信、交通运输行业的研究员同时在推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股票。大家常用的话术是,公司通过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抢占高地,这类公司往往会成为涨幅较大的题材股。




也许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长,涉及的领域太多,大家会发现,好像身边的知名公司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一类公司是属于实力雄厚,布局整车环节的公司。提到互联网,大家会想起互联网造车,BAT纷纷入局,提到手机行业,大家会想到苹果和华为,提到地产行业,大家会想到恒大和宝能,提到家电行业,大家会想到格力和美的。




另一类公司则是布局产业链其它环节,特点是赛道专一。提到能源企业,我们想到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提到3C企业,我们想到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万集科技,提到软件行业,我们想到360、奇安信,提到化工行业,我们想到德方纳米、石大胜华,提到医药行业,我们想到海辰药业等等……




实际上到现在为止,行业里没有人能分析出完整的跨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图,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板块,大有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百家争鸣的态势。




跨界入局的集中?




上千家企业蜂拥而入万亿级的新能源汽车蓝海,面对万亿级的“兵家必争之地”,虽然各大企业都在战略上入局,但战略定位和战术执行差别很大,老李在此先讲讲战术执行。




去年某知名公募的领导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有机会,组织团队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方式研究,老李也跟着参加了一些旁听,学习了不少战术,其主要观点是,凡是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资产级别和领域特点选择合适的战术打法,主要分为投资和入场两种方式,战术打法多达十几类,老李在此讲讲比较熟悉的打法:




第一种布局方式是战略和财务投资型,企业只投资不下场,不仅可以投整车,还能投产业链,其典型特点是投资整车环节的公司,资产一般在千亿级以上,投资产业链的公司资产一般在百亿以上。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这些财务投资机构,腾讯、京东这些产业投资机构都是典型的投资打法,只提供粮食弹药,不下场,这种打法很常规,大家都很熟悉。




第二种布局方式是“投资+入局”型,这种打法是近两年资本市场最热门的打法,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高速成长期,行业正在从一级投资逐步走向二级投资,二级市场比较短视,必须要在短期内有所收获,所以大家不得不亲自入局。




二是在产业发展成熟阶段企业发展空间被挤压,在行业上下游已很难孵化出宁德时代这样的大公司,所以新入局的企业多数是具有产业基础的跨界公司,这类公司更喜欢亲身入局,形成行业生态。




在第二种布局下,大家入局的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布局整车、布局新型零部件和布局新材料。




大家了解最多的是布局整车的打法,不管是互联网、地产还是家电,先不管成功与否,这些巨头们都喜欢亲自入局。近期行业里最热门的投资要属立讯精密投资奇瑞,立讯精密和奇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资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车方面,计划打造合作造车ODM模式,零部件方面,立讯精密成为合资公司新型零部件供应商。 




新型零部件业务是跨界企业布局最丰富的领域,新四化的发展衍生了大量的新型零部件,尤其是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大量的通信、计算机、电子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根据中汽中心发布的报告,从2019年至今,新型零部件企业新增数量高达上千家,其中仅上市公司就超过100家,包括了激光雷达、连接器、发射器、半导体等诸多环节。




新材料是大家最陌生的领域,新能源汽车新型零部件、动力电池、电机等领域上游的核心是新材料,所以大量的化工企业布局,比如大家熟悉的石大胜华、国瓷材料,近期,不少医药企业也开始布局新材料领域,在上市公司中包括海辰药业、富祥药业、延安必康在内的医药企业,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游材料。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hqxnyw.cn/news/show-157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6937475@qq.com。
 

(c)2024 环球新能源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5573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