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多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企业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以下简称 GDR)并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已经公布的企业有国轩高科、杉杉股份、科达制造。
最近,科达制造的 GDR 申请事宜获中国证监会受理。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浪潮兴起,再加上外部环境诸多有利因素加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企业赴海外上市已经掀起一波浪潮。不过,在海外上市以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企业要想提升国际 " 话语权 ",还需要用实力说话,关键在国外市场对其产品的认可度。
多家锂电池企业筹备在境外发行 GDR
4 月 8 日,锂电材料生产企业科达制造发布《关于终止 2022 年度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事项暨申请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告》称,公司计划终止 2022 年度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事项,申请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发行 GDR 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 A 股股票不超过 1 亿股,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 5.3%。
国轩高科在 5 月 5 日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拟申请发行 GDR 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GDR 以新增发的公司 A 股股票作为基础证券。杉杉股份同样表示,公司拟发行 GDR 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中国是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最大的产销市场,但近年来,欧美等海外市场增量明显,再加上海外资本市场上市门槛低,筹资速度也快,国内企业谋划海外上市,主要是为了吸引优质资本、获得更高估值、拓展海外业务、提升国际影响力。
其实,对于上述举动,三家企业早已制定规划。国轩高科表示,要加快公司的国际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品牌,满足海外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科达制造也在公告中表示,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杉杉股份希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与境外资本市场实现直接对接,提升公司的海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海外金融融资能力。此外,引入境外专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者,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杉杉股权结构。
华鑫证券的研究报告更是提出,境外发行 GDR 融资,可以募集境外资金,还可以通过与瑞士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可以吸引海外的长期投资者,改善公司的股东结构。显然,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企业向全球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步骤,在业务拓展、资金筹备、优化企业结构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需做好风险评估
记者了解到,科达制造已经收到中国证监会于 5 月 7 日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中国证监会对该公司提交的关于拟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所有材料齐全,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国轩高科在 5 月 6 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称,公司将于 7 月底前完成境外上市。
记者了解到,今年 2 月 11 日,中国证监会就发布了《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此举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有利于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有利于国内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树立形象。3 月 16 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提出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国轩高科财务总监潘旺表示,金融委会议对稳增长的坚定支持,让 A 股市场吃下了一颗政策 " 定心丸 ",也让投资机构的信心有了很大提振。国轩高科正是借助国家支持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契机,筹划境外发行 GDR 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潘旺说:" 我们坚信,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将适应我国实体企业全球化拓展需求,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优质企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紧张,俄乌冲突对欧洲影响巨大,国外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股退市风波在国内引起关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日又将 5 家中概股公司列入有退市风险的清单。
于清教告诉记者,地缘政治风险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正在蔓延的 " 中概股 " 退市潮就是前车之鉴。此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企业还面临估值被高估或低估、海外资本恶意收购等风险等。于清教说:" 这就要求企业上市地点和时机的选择要谨慎,并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反收购管理等工作,还需要保障公司自身经营的稳健运行,不触碰境外上市监管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