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光伏应用水平 五部门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计划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2-01-25 17:20 回复:0 关注量:146

 

本报记者 赵碧报道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源产业正在加速转型,光伏发电等可再生绿色能源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其中要求开展智能光伏与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绿色农业等领域相结合的交叉技术研究。


业内人士指出,这将对全面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推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有着重大意义。




推动光伏产业链共同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智能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水平逐步深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


在具体任务中,《行动计划》要求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光伏产业链技术创新,加快大尺寸硅片、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研制和突破。夯实配套产业基础,推动智能光伏关键原辅料、设备、零部件等技术升级。开展智能光伏与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绿色农业等领域相结合的交叉技术研究。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光伏基础材料、太阳能电池及部件智能制造。促进智能化生产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提升整体工序智能化衔接。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辅助工具,提高光伏产品制造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资源动态调配、工艺过程精确控制、智能加工和装配、人机协同作业和精益生产管理,实现智能化生产作业和精细化生产管控,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产业链共同稳定发展是加快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光伏全产业链中,产业链上游是晶体硅原料的采集以及硅棒和硅片等的加工制造;中游是包括电池片、封装EVA胶膜、玻璃、逆变器等在内的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的制作;下游则是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和运营。


吴琦分析说:“未来光伏的发展要立足于产业链共同、稳定的发展,在提高光伏基础材料、太阳能电池以及部件智能制造的水平,实现全链条绿色发展的同时,还要促进光伏电站的智能化运营以及微电网建设、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