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环宝:政策支持,光伏+交通将迎来大发展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光伏装机连年位列全球第一,光伏利好政策也是层出不穷。光伏应用场景多种多样,光伏+工业、光伏+建筑、光伏+农业、光伏+交通等“光伏+”应用融合发展,在多个领域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为“光伏+交通”指明了方向。文件提出,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等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推动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发展,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稳步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内河船舶更多使用清洁能源,进一步降低交通工具能耗。
文件同时提出,实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其中包括近零碳交通示范区建设。选择条件成熟的生态功能区、工矿区、城镇、港区、机场、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场站等区域,建设近零碳交通示范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
对于在交通领域布局光伏,其实交通部门早有安排。2020年8月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曾提到,鼓励在服务区、边坡等公路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与市电等并网供电。
在交通领域布局光伏,地方政府也曾出台政策予以支持。2021年8月25日,江苏省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我省光伏发电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加大光伏发电在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及附属场地(互通区、枢纽区、边坡等)、铁路边坡及沿线设施、各类加油加气站、车棚、路灯杆等交通领域的应用。
2021年9月22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导则》意见的通知,鼓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开展高速公路互通枢纽、服务区、收费站、隧道、边坡、城际铁路、工地工棚等场景的分布式光伏应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