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补上中国光伏产业的最后一块短板?
“碳中和”的全球共识下,光伏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赛道,甚至有机构预测,光伏行业的市场空间有望在未来十年迎来十倍上涨。
尤其随着技术成熟,光伏的度电成本已经从十年前的2.47元/度下降至0.37元/度,降幅高达85%,全面进入光伏“平价时代”。
实际上,光伏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中国对于光伏产业的重视密不可分,目前整个光伏产业链产品的核心产能几乎都来自于中国:硅片占全球97%的产量、硅料占全球75%的产量、组件占全球71%的产量、逆变器占全球60%的产量。
“碳中和”的全球共识下,光伏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赛道,甚至有机构预测,光伏行业的市场空间有望在未来十年迎来十倍上涨。
尤其随着技术成熟,光伏的度电成本已经从十年前的2.47元/度下降至0.37元/度,降幅高达85%,全面进入光伏“平价时代”。
实际上,光伏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中国对于光伏产业的重视密不可分,目前整个光伏产业链产品的核心产能几乎都来自于中国:硅片占全球97%的产量、硅料占全球75%的产量、组件占全球71%的产量、逆变器占全球60%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