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回暖,光伏辅材迎腾飞
1、光伏产业链现状
1.1 双碳政策助力光伏产业链
政策快速推动分布式光伏市场大发展。2021 年 6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报送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指出开展整县(市、区) 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村委会公共建筑、工商业厂房、 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50%、40%、30%、20%,并要求做 到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与“应接尽接”。2021 年 9 月《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 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发布,明确全国共有 676 个 整县(市、区)屋顶 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上半年国内分布式光伏装机达 8.74GW,同比增长 97.5%,占比 62%;截至 9 月底,分布式光伏新增 16.41GW,占 比 64%,分布式光伏逐步成为新增装机的主要来源,分布式光伏已经进入快速发展 期。 “双碳”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提出行动方案。2021 年 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及国 务院联合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 中和工作的意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文件“1”正式发布。2021 年 10 月 26 日,《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作为“N”中的首要文件,进一步 细化碳达峰目标相关任务,提出“碳达峰十大行动”。 《意见》明确了中国“双碳”主要目标:
(1)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 2020 年下降 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比 2020 年下降 18%,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2)到 2030 年,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 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 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3)到 206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80%以上, 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行动方案》提出将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 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 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 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其中涉及光伏行业的行动有以下三点: 大力发展新能源。(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到 203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截至 2020 年,国内光 伏、风电累计装机规模约为 530GW,2020 年新增规模为 120GW,预计未来 5 年光伏 +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至少 120GW。由于今年原材料价格暴涨,光伏组件盈利能力较 弱,明年原料供给逐步充裕,价格下降,利润有望向光伏下游传导,利好一体化厂 商、光伏玻璃龙头、胶膜龙头、新能源运营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