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地理丨亚洲最大!上可发电、下可养鱼
全国最大单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全亚洲最大滩涂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温州泰瀚55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
该项目坐落于
浙江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瓯飞围区内
12月16日
项目成功并入国家电网
清洁发电量全额消纳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员工对泰瀚55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进行检查。黄周虎 摄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
全力实施项目配套送出工程
做好并入国家电网的服务
实现光伏发电全额消纳
加快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
电源侧新能源开发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城市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
该项目每年可减少碳排放64.8万吨
▲温州泰瀚55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于2021年12月16日成功并入国家电网,清洁发电量将全额消纳。黄周虎 摄
温州泰瀚光伏项目
占用水域面积约4.7平方公里
总装机容量550兆瓦
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并网电压达到220千伏
工程光伏组件采用水面打桩方式固定
总共安装142.8万片光伏组件
排列组成24个区块进行发电
▲温州泰瀚55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于2021年12月16日成功并入国家电网,清洁发电量将全额消纳。黄周虎 摄
每小时发电1万千瓦时
年平均发电量为6.5亿千瓦时
可供13万户普通家庭使用一年
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
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每年可节约标煤23.52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8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5万吨
减少氮氧化物排放0.97万吨
▲温州泰瀚55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于2021年12月16日成功并入国家电网,清洁发电量将全额消纳。黄周虎 摄
该项目是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结合
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
水域开发新模式
将集约节约用海变成现实
极大地提高了
对原有水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对在河网地区土地的综合发展、
环境保护、农民就业、旅游观光等
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高了单位面积海域的经济价值